【学习强国-广西平台】不甘人后,敢为人先——南职院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纪实

来源: 编辑: whs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31浏览量: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美景。

“双主体带头、校企混编的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是我们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群最大的优势和特色!”面对记者提问,广西高职院校首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黄春波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作为该重点专业群的带头人,他解释说,“由行业领军人物、建筑设计大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构成的‘百名兼职优秀教师资源库’,是校外导师的主要构成力量。由此创新出的政校行企“四方互融”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据了解,该专业群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他们在广西区域内90%的优秀建筑装饰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业务骨干。不仅如此,学校九大专业群全部融入南宁五大园区,专业与主导产业匹配度达93.9%,数十年来为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提供了十多万名高技能人才。

峥嵘岁月,砥砺前行。目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职院)已发展成一所业内知名、社会认可、学生向往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并在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道路上聚力前行。

不甘人后,敢为人先。南职精神像是一种力量,深藏在黄春波坚定有力的目光中,也写照在南职人的实际行动上:广西第一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社会服务贡献50强、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曾有上级领导来校考察调研后,给予了“五个好”的高度评价:办学理念好、教学模式好、硬件设施好、学生就业好、办学质量好。

传承文化,服务地方,办学特色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左2)在“非遗工坊”传授竹笼机织壮锦技艺。

“锦衣华服”壮锦服装三件套荣获2017年南宁市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

“广西是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这是南职院办学治校最大的客观现实和前提条件。”学校党委书记黄明瑞表示,“立足南宁,服务广西,面向东盟,走向世界”,成为学校一以贯之的办学定位和使命担当。

学校每年为南宁输送3000多名高技术技能人才,近5年培训地方企业员工近12万人次;对接地方企业生产需求,服务企业增值近亿元;聚焦科技服务精准扶贫,帮助定点扶贫村打造3项民族特色扶贫产业,实现产值达6394万元。

璀璨的民族文化是广西最亮丽的底色。在传承民族文化和探索民族技艺融入职教的过程中,学校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融合之路、创新之路:建成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教基地,成立7个民族技艺传承大师工作室,组建“广西民族技艺职教集团”;典型经验成果《基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非遗工坊”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第二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将民族文化、民间技艺引入专业建设,开发出《民族服饰创意设计》等12门特色课程,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范丽华,南职院2014级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加入“谭湘光壮锦技艺大师工作室”学习,拜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谭湘光为师,毕业后留任工作室工作,成为谭湘光的关门弟子。“毕业后就和谭大师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两人经常同出同入,形同母女。谭大师不仅在技艺上对我倾囊相授,在生活上也是关怀备至。”范丽华说起这段经历,充满了感恩。2018-2019年,师徒二人联袂参赛,作品先后在“百花杯”和“金凤凰”两个工艺美术国赛上问鼎金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南职院在不断提升国际办学能力:设立越南、老挝2个海外办学点,实施留学南职计划,向东盟国家职业院校输出专业、课程和教学等标准;承接东盟国家专业技能培训,服务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企业;建成东盟产教园、中欧人才培养中心等4个国际实训基地。挂牌成立的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可跨国开展职教培训、资格认证、技能竞赛等业务,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沟通世界的重要“窗口”。

桂港文化深度行活动中,香港、广西两地学生正在合作跳“竹竿舞”。

硬件设施好

素质过硬,政府支持,投入大手笔

2018年12月19日,西南地区最大、总投资10亿元的广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投入使用。南宁市政府指定南职院为基地的运营管理方。“我们整合了教师、课程、教学标准等资源,对基地进行全方位的运营管理,目前已对社会开放。”学校派驻实训基地的负责人易著梁透露。

学生在先进的精密加工技术实训室进行实训。

这体现的是政府的决心与担当,更是对学校的信任。近年来,学校各项建设的“提档升级”都离不开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有资金上的大力投入,学校的“双高”创建工作还被纳入《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年)》《南宁教育现代化2035)》等规划中。

发展至今,学校拥有47个校内实训基地、189个校外实训室,设备总值达2.5亿元;拥有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实训生产线、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应用实训室、西南地区首个ABB工业机器人创新应用中心等一批世界先进实训中心,并通过德国促进贷款项目建立了六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教学模式好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新突破

先进制造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周忠福(右2)在机械加工企业指导生产流程和工艺。

2019年3月,数位金属加工企业负责人围在学校“先进制造创新工作室”实训中心的机床前,考察工作室新研发的切削液的工况效果。经实训中心老师指导、学生操控机床实测,该切削液在原基础上可延长刀具使用寿命47%,并使加工效率成倍提升。

“使用新型切削液后,它就不黏刀,也不断刀了,这对提高生产效率很有帮助”,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清激动地说,“南职院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工艺,正是我们生产企业所需要的!”据悉,考察结束后即有三家企业签下了订购合同。

新型切削液的研发者,正是工作室负责人——周忠福教授。他是近年学校在协同创新背景下、柔性引进的国际知名材料学科学家。周忠福表示,创新工作室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帮助学校解决在产业转化过程中教学和科研怎么协同、学校和企业怎么协同的问题。

除了创新工作室,学校还探索实施了企业进班级、订单班、大师工作室、职教集团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坚定践行“理实合一、工学结合”的办学方针,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如期而至:2015年,“南宁富士康学院”成立,标志着校企双方在多年合作“订单班”的基础上迈上新台阶。该学院按照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办学模式运行,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全程办学、共同育人。该学院近三年实现产值超1100万元。

同年,学校与企业、行业、壮锦技艺大师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成功构建了现代学徒制“非遗工坊”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此举也为职教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提供了科学的、可操作的、可借鉴的新思路。

办学质量好

创新创业,平台保障,质量居前列

多年以来,学校与大型知名企业共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矢志把“双创”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如今,学校每年有1万多人次参加各类“双创”活动;近3年帮助学生孵化创业项目51个、成立创业公司22个,实现营业额近800万元。其中,学生廖冠蘅创办了广西荣申博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广西最快身家过亿的年轻企业家,并回校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学子;学生李坚创建一站网络集团,年营业额超10亿,年利润上千万。

此外,学校拥有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15项、外观设计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39项;技术服务一大批企业,实现收益近8千万元、产值近亿元。

多年来,学校“双创”质量稳居全区职校前列,各项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逾900人。学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等称号。

学生就业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共创新时代

2018年12月,2016级云计算专业学生韦琪岷,通过华为HCIE专家认证测试,成为广西首位通过此认证的在校生。HCIE是华为认证体系中最高级别的技术认证,因考试难度大、通过率低而闻名。目前,在全球通过此项认证的仅有8000余人。

韦琪岷的成功,并非偶然。5个月后,他的同班同学梁航成功考取Redhat(红帽)公司认证架构师,由于是全英文测试,该证书在全球仅有5000多位获得者。“拿到这两本证书,他俩毕业后第一年的起薪应该不会低于12万元!”带出两位“高徒”的信息工程学院郭佩刚老师,一脸自豪地说。

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办学模式、一流的教学设施……这一切,都为毕业生体面就业、高薪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更是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就读。

数据显示,南职院单招/对口考试的报考录取比例连续两年超7:1,逾7成高考录取人数的分数线在本科线以上;就业率连续3年超95%,分布中高端产业的就业比例高;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总体满意率超90%;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国家级“行业技术能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行业技术能手”。

不甘人后,敢为人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新时代,新机遇,更要有新作为!未来,学校将以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特色为本色,开拓创新,团结奋进,为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